随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智驾狂欢”到面临监管重拳的挑战,行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刻,关于辅助驾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业界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将探讨辅助驾驶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展望辅助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年初,“智驾平权”成为炙手可热的营销口号,各大车企纷纷打出“全民智驾”的旗号,宣称要将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普及至中低端车型,随着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成为营销热点,背后的问题逐渐凸显。 随着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普及,车企对其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视其为新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电动化差异逐渐缩小的背景下,智能驾驶辅助能力的竞争愈发激烈,一系列严重交通事故使得“智驾平权”运动暂时停滞。 工信部紧急召开会议,对智能驾驶提出强烈的监管信号,规范L2级系统的宣传用语,加强OTA升级管理,这场被称为“中国汽车最强监管风暴”的整顿行动,揭示了“智驾平权”背后的行业乱象。 之所以难以实现“智驾平权”,根源在于不同车企间甚至同一车企不同车型之间的技术代差,智能驾驶辅助需要全链条技术的深度融合,一些车企为抢占市场,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推出智能驾驶功能,通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在上海车展前夕,华为乾崑举办的智能技术大会上,众多车企代表共同见证华为ADS 4的发布,并围绕安全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会上,华为乾崑协同多家车企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明确提出完善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车规安全保障体系、清晰描述各车型的真实能力、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等四条核心原则。 此次由华为乾崑牵头的产业安全倡议,让智能驾驶从“功能竞赛”转向“安全与信任竞争”,有利于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过渡,在智能驾驶技术即将迎来L3级商用的关键节点,这种全行业协同的安全承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产品保障,也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了产业共识基础。 华为乾崑生态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普惠与差异化赋能的双轮驱动,针对不同定位的车型,华为提供从ADS SE主视觉方案到ADS Ultra旗舰版的完整产品矩阵,这种灵活的合作模式大幅降低了车企的智能驾驶研发门槛,加速了技术商业化进程和智能驾驶辅助的进一步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驾驶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具身智能普遍应用的第一个产业,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提出,自动驾驶将从场景上赋能干线物流、末端配送以及robotaxi等,从技术上赋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同时他还展望了未来高速L3的商业化落地前景。 随着ADS 4的推出,华为乾崑正在引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更将决定中国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