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车载激光雷达国标正式落地,这一成果由禾赛牵头编制,历时三年完成,这一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我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将实现规范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水平,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国标落地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促进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智能交通和智能交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稿原文已经很好地介绍了禾赛科技在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以下是经过修改润色后的版本: 电脑知识网报道,根据禾赛科技的官方消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 45500-2025》于4月25日正式发布并生效,禾赛科技作为该标准的牵头单位和第一起草单位,主持编制了这一重要标准。 这一标准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内车载激光雷达技术标准的空白,更为禾赛科技主导制定的ISO国际标准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标志着我国在智能驾驶传感器标准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出我国在智能车载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 据了解,作为我国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GB/T《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预研始于2021年,经过三年多的精心编制,于2023年3月正式获批立项,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性能、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测试方法,具有行业权威性与代表性。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禾赛科技携手了五十余家国内主要激光雷达制造商及核心整车企业,整合了顶级专业力量,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为行业提供了一套权威、统一的标准,涉及车载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Yole Group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预计攀升至8.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在中国市场,激光雷达的年装机量已经跨越150万台大关,并且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5%,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300万颗。 《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激光雷达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可量化的技术门槛,也为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在选择和使用激光雷达产品时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标准化效应有助于推动产业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最终惠及整个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标准的落地,中国激光雷达产业进入了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禾赛科技将继续积极参与更多国内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车载激光雷达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助力行业在规范中实现高质量腾飞,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无疑将为我国智能车载设备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