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汽车面临裁员赔偿N+1的争议,同时被指已遭中国市场的放弃,该公司仍在坚持其汽车制造和创新的初衷,尽管面临困境,极星汽车仍致力于探索新的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寻求突破重围的可能,其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公司仍在努力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进入2025年后,随着车企纷纷进行降本增效的举措,裁员的消息不断传来,这其中,不仅有保时捷、奔驰等传统豪华品牌,也有一汽丰田这样的老牌合资企业,这一切的根源,主要是自主品牌与新势力的冲击,当听到极星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品牌也传出裁员消息时,还是让人感到些许意外。
日前,有媒体报道,春节过后,极星科技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涉及约50人,包括销售、运营等多个部门,被裁员工将获得N+1的赔偿。
极星方面对此回应称,极星科技目前正常运营,为了提升运营效率,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这一调整并不影响车主的相关权益,车辆的相关服务也在正常进行,极星汽车及星纪魅族等相关股东方也将持续支持极星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尽管官方回应强调极星的正常运营,但从实际情况看,极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明朗,极星已经进行了多次裁员和人事变动,去年,极星汽车任命了新的管理层,但新的营销架构并未带来显著的市场动作,极星汽车的销量一直未能达到预期,与同时期推出的新势力品牌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财务数据显示,极星汽车的亏损额在不断扩大,沃尔沃已经停止对极星提供资金支持,目前主要是星纪魅族和极星汽车共同支撑,在这种环境下,极星的未来方向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对于极星汽车来说,现在的问题是离不离开中国市场似乎已经没有太多选择权,虽然中国市场销量不佳,但海外市场却呈现出强势的增长态势,为此,极星还计划在今年发布两款新车型,以提升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并尽早达成盈利目标。
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品牌都在收缩战线,集中有限资源发力主线品牌,极星汽车是否在其中并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不在吉利体系的主线品牌规划表里,因此股东双方正在寻求出路,既然国内市场如此内卷化严重或许利用国内产业链优势将产品销往海外市场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对于极星汽车来说走出去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