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宣传热度有所下降,但技术仍在不断突破,尽管市场热度可能有所调整,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仍在稳步推进,各大企业和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智能驾驶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未来的智能交通发展铺平道路,尽管宣传热度可能暂时降温,但智能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前景仍然备受期待。
在本届车展上,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车发布,各大车企展现的技术实力尤为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智能驾驶技术,各大车企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竞争愈发激烈,回想起2025年年初,各大车企纷纷发布智驾战略,掀起了一股热潮,随着工信部智驾监管新规的发布,这些车企在提及智能驾驶时变得格外谨慎。 工信部发布的智驾新规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企业还需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安全水平。 鉴于此,各大车企和技术供应商开始调整智能化技术的传播力度,一些以往常见的词汇如“高阶智驾”、“远程遥控”、“脱手”等在上海车展上不再频繁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成为车企宣传的高频词。 有上海车展的知情人士透露,部分车企紧急撤换了带有“全民智驾”、“一键召唤”等字眼的海报,换上了更为严谨的表述如“辅助驾驶”和“驾驶者是第一责任人”,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车企的宣传上,也蔓延到了上游产业链,在展馆的广告牌上,“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宣传语开始显现。 除了宣传方面的变化,销售人员针对产品技术的话术也进行了调整,在比亚迪展台上,销售人员对“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的称呼也变得更为严谨,称其为辅助驾驶三目版、辅助驾驶激光版和辅助驾驶三激光版。 显而易见,各大车企和供应商都在严格遵循工信部的政策要求,对智能驾驶的态度也更为理性,这并不意味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工信部的整治行动旨在遏制智能驾驶领域的夸大宣传乱象,引导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发展”,仍有许多车企在努力追求更高阶的驾驶技术,华为车BU CEO靳玉志近期正式发布了ADS 4方案,带来了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极氪旗下车型极氪9X也配备了L3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比亚迪、小鹏、岚图以及理想等头部车企也都表示将推出L3量产车。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L4级高度自动驾驶Robotaxi也在本届车展上亮相,预计今年年底量产下线,据了解,这是全球首款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于2025年4月1日实施,允许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合法化落地,适用场景包括个人乘用车、城市公交、出租车、物流运输等,已有包括上汽、一汽、北汽蓝谷在内的9家车企进入了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名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驾驶自动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行业存在的“夸大宣传”现象,只有实事求是地宣传介绍产品,不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才能让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次智驾监管的加强促使车企在用词上更为谨慎,这不仅有助于整个车圈的健康发展,也是对消费者的重大利好,对于L3级自动辅助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而言,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将迎来更为扎实的技术验证期,届时,中国汽车市场也将逐步迈入理性回归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