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在上海车展展现强势逆袭,其本地化战略的成功主要体现在深入理解中国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策略以及优化供应链等方面,通过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丰田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车型,并结合本地生产优势,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提升生产效率,这些举措共同助力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
在今年上海车展媒体日上,丰田成为最早开展发布会的车企,但这丝毫不影响前来参观的观众将丰田的展台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想看看这家在车展上高调发布“立全球,更中国”口号的日系车企,究竟在幕后准备了哪些大招。
在本次车展上全球首发的铂智7是一款搭载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所有人都对丰田如此快速且显著的转变感到好奇。
为了针对市场变化做出精准应对,丰田在中国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更彻底的本地化措施,能够针对市场变化如此迅速、精准地做出应对,背后离不开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一系列彻底本地化措施。
合资车企的中方和外方虽然各占一半股份,但外方一直以来都拥有更大的主导权,这也导致了不少脱离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流入市场,错误的产品投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产品,丰田给出的对策是:以商品与地区为中心的经营,为此,丰田在中国创立了RCE体制,即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的缩写,放在中国市场里,那就是一群中国工程师。
首批中国RCE在车展前夕的丰田技术空间上首度亮相,从左到右分别为铂智3X、bZ5、铂智7和下一代卡罗拉的RCE,这些既了解中国市场又深谙丰田造车之道的中国工程师,将主导在华销售车型的研发工作。
丰田敢于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在发布会现场,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佐藤社长建议,如果中国的产品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受到用户喜爱,那么也能获得全球市场的青睐,因为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中,超过七成将来自中国,研究好中国市场不仅能帮助丰田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还能利用积累的经验、资源和技术反哺海外市场,最终实现品牌在全球的电动化持续领先。
为了满足中国用户的喜好,丰田将尽一切努力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熟悉丰田的人都知道,丰田的做事风格一直都是把事情做到八九成才会对外说,所以在车展上对外公布RCE体制之前,丰田就已经基于RCE体制打造了三款产品。
这次车展首发的铂智7以及刚于车展前夕开启预售的bZ5,都成为了全场焦点,与今年3月份已经上市的铂智3X一样,bZ5也配备了带激光雷达的Momenta 5.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铂智7更是领先于同级成为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
铂智7拥有溜背线条、半隐藏式门把手、多色氛围灯、中控大屏、浅色内饰等年轻人喜欢的纯电动车的样子,凭借这两大智能化“法器”的加持,再加上造型设计、做工用料上的别出心裁,丰田不仅再一次打破了人们对日系合资品牌的刻板印象,更与其他合资品牌迅速拉开“技术代差”。
针对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日益蓬勃的插混(含增程)市场,丰田也在车展前夕透露了未来将推出多款插混+增程车型的计划,以满足中国用户多样化的新能源车需求,在新能源车领域奋起直追的同时,丰田也没有忘记燃油车的用户们。
针对性能车控,丰田有GR86、GR YARIS和TOYOTA SUPRA三款GR车型供消费者选择;还为行动不便群体基于埃尔法、赛那、bZ3、海艾士等多款车型推出福祉车版本,这些都体现了丰田“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的理念。
丰田很清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就是对自己未来的投入;在中国进行更彻底的本地化是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逆袭”的背后离不开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为了在中国实现更好的发展,丰田在今年年初对管理体制作出了调整,史无前例地由中国人担任丰田中国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重要职位,雷克萨斯也在上海建厂投产纯电动车型计划于未来投产,这些举措都体现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决心。“立全球更中国”,丰田所做的从来都不只是喊一句口号而已而是真正从实际出发推动本地化进程以实现“Best in Town(做当地最好的企业)”的愿景。(文|谢子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