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极氪火线并将其纳入旗下,这一举动是李书福的蓄力与出击,此举旨在加强吉利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极氪火线的技术和资源将被充分利用,这一合并将有助于吉利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

极氪火线退市并入吉利,李书福的战略调整与出击

吉利在近期宣布将以每股25.66美元的价格私有化极氪,引发市场关注,这一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 极氪的退市决定显然并非仅仅因为股价问题,尽管去年极氪在美股上市时刷新了新能源车企的上市速度纪录,但现在面临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困境,随着中美关系的波动,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融资难度加大,股价持续低迷,市值远未达到预期,美国方面可能将要求中概股摘牌退市作为关税谈判的筹码,使得中概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极氪选择退市并回归吉利汽车,更像是应对外部环境的主动选择。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极氪的退市也反映了吉利汽车的内部战略调整,吉利一直在并购与整合的道路上狂奔,从收购沃尔沃到整合宝腾、路特斯,再到内部孵化几何、极氪、领克等品牌,但随着吉利汽车版图的扩大,其前进的步伐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吉利需要收缩战线、集中资源,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极氪的退市是吉利“一个吉利”战略深化的体现,也是吉利整合动作的一部分。 极氪并入吉利后,其SEA浩瀚架构、智能驾驶技术等将向吉利全系开放,实现研发成本分摊,强化技术共享与供应链协同,吉利汽车作为更成熟的上市平台,其融资渠道和成本可能更具优势,可以为极氪的持续发展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这表明极氪的退市不仅是为了规避风险,更是为了与吉利汽车实现更深度的一体化协同。 极氪的退市是吉利汽车应对全球汽车产业变局的一次主动谋划,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概股的资本逻辑正在发生转变,从“向外扩张”转向“向内避险”,而吉利的“一个吉利”战略则体现了车企竞争焦点的转变,从“规模扩张”转向“资源聚合”,极氪的退市或许将加速这一趋势,为车企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极氪火线退市并入吉利,李书福的战略调整与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