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SU7 Ultra马力限制OTA是一项明智的决策,因为应该约束的是司机而非车辆,这一举措有助于确保道路安全,减少潜在风险,并保护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通过限制司机的行为,可以确保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符合规定,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交通秩序。
关于小米SU7 Ultra马力限制OTA被撤回的问题,其背后反映出的议题值得深入探讨,从提出到取消这一过程,实际上揭示了关于汽车性能宣传、消费者权益、以及车企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重要议题。 对于小米品牌方提出的“1500匹马力需要配合热熔胎等专业配件使用”的解释,显然并没有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一台民用量产汽车的性能应当满足消费者在任何场景中的需求,而不应受限于特定配件的使用,如果车辆性能的发挥确实需要特定配件,那么这些配件应当作为车辆的标配存在,而不是额外的要求。 消费者购买的汽车应当具备宣传中所承诺的性能,限制汽车性能,尤其是通过OTA等方式进行后期限制,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汽车作为高价值、高性能的产品,消费者购买时看重的就是其性能表现,如果性能被限制,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失去了依据。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限制汽车性能也损害了汽车产业研发进步的可能性,汽车产业的进步依赖于不断的研发和创新,如果因为担心驾驶者的使用不当而限制汽车性能,那么这种创新的动力可能会受到打击。 如何解决高性能汽车可能带来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提高交通违法犯罪的成本,同时可以对驾驶证进行分级管理,对于不同级别的驾驶证,可以设定不同的准驾车型和马力限制,初次申领驾驶证的驾驶者可以驾驶一定马力的车辆,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没有违规行为或交通事故,可以逐步升级驾驶证,允许驾驶更大马力的车辆。 这样的方案不仅能逐渐让驾驶者沉淀心态,还能在长期用车过程中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足够的敬畏,这也提醒道路使用者,高性能汽车并非玩具,而是需要谨慎驾驶的工具。 马力限制不适合作为限制汽车产品的手段,而应该通过提高交通违法成本、对驾驶证进行分级管理等方式,来确保道路安全和驾驶者的敬畏心态,这样,既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又能促进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