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布了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的细节,该任务将向公众开放20千克的火星样本,此次任务旨在收集火星表面的土壤和岩石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此次公开样本的重量也表明了国家对于国际合作的开放态度,希望与全球科学家共同探索火星的奥秘,此次任务的实施将有望推动人类对火星的认知达到新的高度,摘要结束。
在庆祝第10个“中国航天日”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了一项重大国际合作机遇——《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公告,该探测器将向全球科研团队开放不超过20千克的资源,包括不超过15千克的轨道器资源和不超过5千克的服务器资源,旨在共同探寻火星的秘密。 天问三号任务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预计将于2028年前后发射实施,并在大约十年后的2030年前后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此次探测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上的生命迹象,深入研究火星的地质和内部结构特征,探查火星的大气循环与逃逸过程,通过这一任务,我们期望能取得类地行星宜居性演化研究的重大突破。 天问三号探测器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着陆器、上升器、服务器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并配置了六台科学载荷,轨道器将在约350公里的圆轨道上运行,姿态对日定向,设计寿命不少于5年,并配备了中红外超精细成像光谱仪和火星全球多色相机,服务器则会在近火点约400公里的环火大椭圆轨道上运行,进行长期的留轨探测。 着陆器配置了超宽带探测雷达和拉曼-荧光光谱仪,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火星,让我们共同期待天问三号在探寻火星奥秘的过程中取得重大成果,并为全球的火星探测与研究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