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亮相上海车展,聚焦北京BJ40增程赤兔版,这款车型以数据为支撑,展现其实力,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展示,充分证明了该车型在性能、效率和驾驶体验方面的卓越表现,周鸿祎和团队用数据说话,向观众传递了汽车科技的前沿信息和未来趋势。
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北京越野以一场名为“智变·新程”的发布会,将硬派SUV的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BJ40增程赤兔版的亮相尤为引人注目,它不仅吸引了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场全球首提,更以颜值、性能和安全的全面升级,以及限时优惠的29.98万元价格,成为车展的焦点。
这款车为何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它的出现对于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跳出简单的参数堆砌,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破局逻辑”。
“增程方盒子之王”的称号并非偶然,从上市48小时订单破万、市场份额冲上81%的表现来看,BJ40增程精准地把握了用户的两大核心需求:城市通勤的经济性与户外越野的硬核实力。
传统硬派SUV往往因高油耗而被劝退,而BJ40增程通过40.3度大电池与82升油箱的组合,实现了满油满电1200公里的理论续航,更关键的是,其价格下探至15万元级(叠加补贴后),直接打破了“硬派=高价”的刻板印象。
北京越野更重视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通过“悦野圈APP”,用户能够参与产品的定制,比如官改套件“丝路铁骑”上线仅15天销量就突破千辆,定制车衣“黑悟空”“哪吒”也同步上线,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思路,让产品从“工业品”转变为“潮玩”,自然获得了用户的热烈响应。
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于参数之争时,北京越野已经领先一步,聚焦于“用户真实需求”,增程方盒子的定位,是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切入——它既不是纯电的妥协,也不是燃油车的保守,而是用技术融合实现“既要又要”的完美结合,这种思路,或许能倒逼竞品重新思考产品定义。
增程式技术曾一度被质疑为“过渡路线”,但BJ40增程的热销证明:市场并不关心技术路线是否完美,只关心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增程的“油电双补”模式,完美适应了中国复杂的用车环境,尤其是硬派SUV用户,增程的灵活性成了刚需。
在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增程不仅能满足双积分政策,还无需彻底重构供应链,对车企而言是低风险高回报的选择,而对用户来说,它用“电驱体验+油车便利”的组合,降低了从燃油转向新能源的适应成本,技术路线之争本质上是用户需求的博弈,BJ40增程的走红,证明增程并非妥协,而是现阶段最务实的解决方案。
赤兔版的推出,看似是配置堆料,实际上是北京越野对高端市场的试探,用29.98万元的价格,提供价值超20万元的改装升级,直接瞄准了“硬核玩家”,改装不是噱头,而是生态!赤兔版的各种配置,如火焰红车漆、氮气减震、高穿透射灯等,都是针对极限路况和越野性能的实用装备,官方改装既降低了用户DIY的门槛,又避免了非法改装的风险,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在电池安全新国标尚未实施时,BJ40增程已经超额达标,车身结构采用三层防护,强度达普通钢材的3-5倍,这种“安全内卷”虽然成本高昂,但为品牌树立了“可靠”标签,长远看反而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
北京越野宣布未来三年将推出6款新车,目标直指增程方盒子赛道的持续领跑,但这背后的真正野心,是构建一个从产品到服务的用户生态闭环,当前BJ40增程的订单火爆,也暴露了产能压力,为此,北京越野推出延期交付补贴,并通过透明化的生产进度跟进,缓解了用户焦虑。“悦野圈APP”不仅是购车平台,更承载了改装件销售、续航挑战活动、用户社区等功能,这种生态化运营或将改写传统车企的卖车逻辑。
BJ40增程的爆发,不仅仅是产品的胜利,更是用户思维与技术务实主义的双重胜利,它证明在新能源时代,硬派越野不必困守小众情怀,也能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运营成为大众市场的宠儿,对于行业而言北京越野的破局或许会引发一场技术路线的反思潮;而对于用户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选择——不必在续航、成本、乐趣之间妥协,正如周鸿祎在交车仪式上的感慨:“这车能让人找回驾驶的冲动。”而这才是BJ40增程最大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