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了新能源赛道中的两款准新车为何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尽管它们受到好评,但在市场上表现并不理想,文章将探讨这两款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品牌定位、市场竞争、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14年的7.48万辆增至2024年的1286.6万辆,显示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广泛认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款车型,一些车企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和产品布局实现了销量的稳步增长,并非所有新车都能获得市场的热烈追捧,以下两款刚上市不久的准新车——飞凡F7和腾势Z9,虽然在上市初期宣传声势浩大,但上市后的销量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将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飞凡F7是飞凡汽车倾心打造的一款重磅车型,定位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车长5米、轴距3米,承载着厚望与期待,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其销量并未达到预期,除了产品力和品牌力以外,其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消费者口碑也直接影响了其销量,售价高达30.99万元,但品控问题频现,如蓄电池亏电、轮毂开裂、行驶系统自动熄火等,严重影响了用车体验和消费者信心。 腾势Z9是腾势品牌旗下的科技豪华旗舰轿车,有纯电和插混车型可选,在面市之初,凭借比亚迪的品牌影响力和D9车型的成功,聚焦了众多目光,这款被比亚迪称为“技术天花板”的旗舰轿车,实际表现却令人失望,虽然拥有众多先进技术,但潜在用户还是逐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其外观设计传递出的年轻派和凌厉气势与有消费实力的“高龄”消费者不一致,对于追求性能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其车身长度和车重会影响操控性和极限加速能力;而对于中高端消费者来说,腾势Z9的品牌积淀和市场认可度无法支撑其高价,导致不少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品牌。 飞凡F7和腾势Z9销量不佳的背后,是车企对市场趋势、用户心理与品牌价值的误判,尽管两者在产品定位、技术路径上各有差异,但其共同面临的困境折射出车企在品牌转型、价值传递与市场需求匹配中的矛盾,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车企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需求,从产品、价格到品牌策略进行全面革新,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