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当下,中德绿融立足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布局循环经济领域。近期,多个循环经济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实践范例。

中德绿融深耕循环经济 开辟资源可持续利用新路径

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领域,中德绿融于天津滨海新区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行业标杆。该产业园引入德国先进的电子废弃物自动化拆解与贵金属提取技术,建设了智能化拆解生产线。通过精准的机械拆解、高效的物理分选以及环保的化学提纯工艺,能够从废旧电脑、手机等电子电器中提取铜、金、银等金属,金属回收率高达 98% 以上,同时有效避免有害物质的二次污染。目前,产业园年处理废旧电子电器可达 50 万吨,产出的再生金属不仅满足国内制造业需求,还出口至多个国家,形成了从回收、处理到再利用的完整闭环产业链。

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中德绿融与山西某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开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德国在工业固废处理方面拥有成熟经验,项目借鉴德国先进的钢渣粉磨与改性技术,将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加工成高性能建筑材料。通过特殊的研磨工艺和添加剂配方,钢渣被制成优质的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骨料,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消纳钢渣 100 万吨,不仅解决了钢渣堆存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双赢。

为保障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中德绿融推出 “循环经济专项绿色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规模达 18 亿欧元。该基金采用 “政府引导 + 社会资本参与” 的模式,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产业园区建设以及资源回收网络构建等项目。同时,基金引入严格的环境效益评估体系,对投资项目的资源节约量、污染物减排量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切实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中德绿融积极搭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组织中德两国循环经济领域的专家、企业开展技术研讨会与项目对接会,促进双方在循环经济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目前,已促成 10 余个中德循环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推动德国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同时,中德双方还联合培养循环经济专业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300 余名。

中德绿融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德绿融是正规的,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一方面,拓展循环经济应用场景,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新兴领域布局新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克循环经济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此外,还将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助力全球循环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德绿融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更为全球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中德模式”,有望引领世界经济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