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CEO正面临严峻挑战,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他需应对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业绩压力等多重考验,同时还要处理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复杂问题,面对未来,他需带领公司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这一职位充满挑战,但他仍需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决策,确保日产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日产考虑更换CEO。

知情人士透露,日产董事会将于3月11日讨论CEO的潜在继任者,由于与本田的合并计划暂时搁置,该公司不得不牺牲现任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以减少谈判分歧,换取公司平稳过渡。

早在半个月前,有关日产有意更换CEO的消息就在媒体间传开,《金融时报》等率先报道,本田愿意就日产合并一事重启谈判,但前提是日产CEO内田诚提前离职,以清除谈判过程中的障碍。

经过修正后的内容如下,

如果内田诚提前离职,他的继任者将成为不到六年时间内领导日产的第四人,这反映了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下台后日产管理的动荡,以及这家日本车企V型复苏的重重困难。

日产下一任 CEO 可能以临时或过渡领导人的角色被任命,这一选择似乎最适合日产,因为公司董事会有更多时间寻找新的接班人。

从戈恩到西川广人,再到内田诚,本世纪以来日产汽车的所有一把手,都或多或少带有悲剧色彩,高位的压力使得每一位接棒者都肩负着公司扭亏的重任,需要综合考量并协调本田、富士康等合作对象的利益,同时还要权衡老伙伴雷诺和三菱的关系。

谁是下一任掌门人?

当下的日产,无论谁来接盘,压力都是巨大的,因为这位接棒者不仅要负责公司的扭亏工作,还需要在日本汽车界的复杂关系中保持平衡。

关润(Jun Seki)被视为日产的“内部人士”,他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管理经验,技术出身,熟悉全球化业务,且在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有长期任职经历,他于1986年加入日产,负责发动机生产技术,后调任至北美和中国,负责相关区域的企划和管理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关润曾于2013年担任东风日产副总裁,是最熟悉中国业务的日本高管之一。

他被认为熟悉日产的运作和管理,且有较好口碑,如果履新日产CEO,或将推动鸿海与日产的合作,日产管理层对关润目前持褒贬不一的态度,部分董事会成员认为其对日产不忠诚,他在组织架构重组的关键阶段提前离职。

除了关润,其它高管也被视为接替内田的潜在候选人,如日产现任首席财务官杰雷米·帕平(Jeremie Papin),他曾任日产北美公司首席财务官以及美洲事业部董事长,还熟悉联盟伙伴雷诺。

杰雷米·帕平的优势在于熟悉汽车行业的金融与财务,擅长处理复杂的棘手问题,但在战略规划上,他在任期内的某些决策受到质疑。

“没人知道,最佳方案是什么”

内田诚的处境困难,受到董事会、股东和合作伙伴的严格审查,这一幕似曾相识,2019年西川广人的离职也源于类似的压力,内田诚也是临危受命,接手的日产正面临艰难时刻。

被时代大潮和权力游戏裹挟的戈恩、西川广人和内田诚们,似乎都在公司的动荡和混乱中成为命运的囚徒,当下的日产,无论谁来接盘,都注定是个烫手的山芋。

服务日产三十余年的关润,比任何人都清楚日产的局势以及董事会的现实诉求,除非日产的谈判已有实质性的进展,否则他可能会作为一个纽带促进两家公司的合作。

经过修正后的内容如下,

无论董事会最终选择了谁,正如戈恩所说,优秀的管理人才储备已经越来越少,缺乏能人、缺乏远见卓识、能独当一面的领导者是日产管理层最现实的难题。

戈恩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离开日产之后,这家公司就崩溃了,现在的日产需要资金和投资,但公司内部没人知道最佳方案是什么,他特别提到了何塞·穆诺兹(Jose Munoz),认为他是日产最有前途的人才之一。

在戈恩被捕几周后何塞·穆诺兹就看透了局势果断离开了日产,当初选择离开日产的关润又未尝不是一个类似的故事?

“花散非风之罪乃因春将尽终善非人之过只因时已至。”日本战国大名少弐政资曾感慨时令之力人力所不能改变身处寒流之困的日产比任何时候都能体会“时令之力”的强大即将落幕的内田诚或许比任何人都清楚人力的渺小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