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网讯,厄尔尼诺对于全球天气都会有影响,不仅仅只是我国。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之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也是发布最新的消息,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现在已经达到了强事件的门槛!那么,今年冬天会是“史上最热”吗?下面一起来分析分析。
美国专家紧急官宣厄尔尼诺达到强级别
冬天天气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
在我国宣布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即将形成之际,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也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目前正在蔓延,该局预报员预计它将持续几个月,有62%的可能性持续到2024年4月至6月。由于我们即将进入冬季,厄尔尼诺现象对北半球温度和雨/雪的影响最为明显。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指出,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现在已经达到了强事件的门槛!根据监测数据,8-10月的海洋尼诺指数三个月平均海面温度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1.5度(1991-2020年平均值),而尼诺3.4指数比平均水平高1.7度。
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没有厄尔尼诺强度的官方定义,但该机构对厄尔尼诺事件强度的非官方阈值是海洋性尼诺指数为0.5-0.9度(弱),1.0-1.4度(中度)和1.5度以上(强)。超过2.0度被认为是“非常强”或“历史性强度”。
目前,该机构的预报员估计,到2024年1月至3月,厄尔尼诺现象将保持在1.5度阈值之上的可能性超过55%!而海洋尼诺指数达到2.0度的可能性约为33%,在长达70多年的厄尔尼诺观测记录中已经发生过几次:1972-73年,1982-83年,1997-98年和2015-16年。
新一轮西风爆发掀起的暖水导致赤道太平洋海温偏暖幅度急剧上升,目前衡量厄尔尼诺强弱的海洋尼诺周指数即将达到+2度,这也意味我们即将迎来本世纪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仅次于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今年冬天会是“史上最热”吗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
厄尔尼诺最擅长制造“暖冬”、“史上最热”、暴雨洪涝等一系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甚至引发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对于中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出现一般会使得夏季风明显减弱,季风雨带位置偏南,所以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往往也会推迟。但厄尔尼诺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的、复杂的,而且也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外,就算是暖冬,但不意味着不冷。我国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因此仍有极大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冰雪气象灾害,依旧有冻哭的可能。
极端天气
暖冬和冷冬怎么判断
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在单站方面: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暖冬;反之,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冷冬;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1、相对平均气温而言,暖冬的温度偏高,暖和的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冷冬的温度偏低,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2、暖冬期间,气温波动较小,最低气温相对较高,多为冰点以上;冷冬期间,气温波动较大,最低气温可达较低负值,常伴有严寒的天气。
暖冬和冷冬是气候名词,它表征的不是某一日或某一个短期的气温情况,而是指整个冬季(12月-次年2月)的气温与历年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冷冬可能会出现暖和的天气,暖冬也可能会出现很冷的天气。
相关推荐
受降雪道路结冰影响 北京延庆四条公交线路暂停发车
受降雪道路结冰影响 黑龙江33条高速封闭9条高速限速限行
受降雪天气影响 赤峰高速交通管制
雅康高速即将实施冬季交通管制措施 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包小可,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xiaoke.com/article/1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