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特征

导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灾害预警与监测、应急响应机制、资源调配与保障、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以及灾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那么大家知道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特征吗?下面就去了解了解吧!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特征

山体滑坡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由(区)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报县人民 政府批准后生效。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目的、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及责任追究等。

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特征

1、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土性质与结构、活动性构造等)、地貌条件(地貌类型、切割程度等)、气象条件(降水量、暴雨强度等)、人为地质动力活动(工程建设、采矿、耕植、放牧等)。通常情况下, 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越充分, 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 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越高。

2、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 即承灾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与可恢复能力, 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及人居环境、财产价值密度与财产类型、资源丰度与环境脆弱性等。通常情况下, 承灾区(地质灾害影响区) 的人口密度与工程、财产密度越高, 人居环境和工程、财产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以及灾后重建的可恢复性越差, 生态环境越脆弱, 遭受地质灾害的破坏越严重, 所造成的损失越大, 地质灾害的风险越高。上述两方面条件分别称为危险性和易损性, 它们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

基于此, 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亦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危险性要素系列包括地质条件要素、地貌条件要素、气象条件要素、人为地质动力活动要素以及地质灾害密度、规模、发生概率(或发展速率)等要素。易损性要素系列包括人口易损性要素、工程设施与社会财产易损性要素、经济活动与社会易损性要素、资源与环境易损性要素。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主要特征

泥石流

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

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加强基础调查工作,掌握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建立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在多发区要加强群测群防,在重点防范期内,要加强巡查检查,鼓励提供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根据出现的前兆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通过预防和治理,达到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第二方面是人为建设活动引发的,如兴建水利工程、架桥、修路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陷等)。为了避免或减少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项目,一方面要求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该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是否引发地质灾害的结论,并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另一方面也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对规划区进行危险性评估,提出建设工程项目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以及采取预防治理的措施。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包小可,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xiaoke.com/article/148444.html

(0)
上一篇 2024-07-05 21:00
下一篇 2024-07-05 21: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4281439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