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是什么?首先,我们得说说云计算,相信大家也知道现在云计算可是火得不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都开始使用云服务了,并且云计算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数据和应用,再也不用担心数据丢失或者设备损坏的问题了,而且,云计算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那么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怎么样呢?下面就去看看具体情况吧!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是什么
计算机
信息系统的建立,综合利用了遥感硬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硬软件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性高的应用软件。建立全球性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世界性数据信息的交换,全人类共同承担起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管理资源环境的重任已迫在眉捷。本段将分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和软件发展趋势两部分来介绍。
1.计算机硬设备技术发展趋势
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机型上看:个人计算机向笔记本型及彩色液晶的方向发展,其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微机PC-386、PC-486性能越来越高、存贮越来越大,许多指标超过了小型机,等同于中型机。工作站以新的姿态迅速进入计算机领域,它的功能,性能,价格都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工作站、微机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应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计算机技术上看:有并行处理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RISC技术,元器件技术,都是计算机前沿技术。
(1)并行处理技术
目前,提高计算机性能的主要途径是提高CPU——存储器间总线速度和增加数据宽度,殊不知这里有个瓶颈问题,因此提高的量是有限的。而并行处理是解决CPU与存储器之间数据传输瓶颈结构的有效途径。并行处理计算机一般分为2种:紧耦合系统和松耦合系统。现代并行处理技术发展方向是点对点的通信结构。因为这种结构不仅没有公共总线的竞争和频带限制,而且这种结构可发展到海量的并行处理系统。
(2)神经网络技术
神经网络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该项研究。神经网络按其结构分为3类:①前馈型。B-P模型和多层感知器模型就是这种连接形式。②反馈型。HOPfield模型机属于这种类型。③混合型。神经认知器等模型就是这种类型。它可用于图形等模式识别。
(3)计算机网络技术
有人称90年代是网络的年代,充分显示网络技术的重要地位。计算机网络包含计算机技术,也包含数据通信技术。当今,网络体系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以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结构。也就是说,打破以往各公司自成网络体系,不同计算机产品不能联网,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不能实现互连的旧格局,建立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式的新格局。
(4)多媒体技术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平台,把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图像等多种信息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技术涉及一系列技术包括:数字视频图像技术、高分辨图象技术、高性能存储系统、语音识别、图形识别和文字识别等技术。其中最关键的是数据压缩和复原技术。
(5)RISC技术
80年代后期,RISC处理机性能,几乎每年翻一番,从而加速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目前比较成功的RISC处理机芯片有SPARC、R2000/R3000、Inter8086以及Motorola68000.RISC具有指令少、长度固定、格式单一、一条指令只要用一个指令周期即可完成等特点,因此实现比较简单。
(6)元器件技术
今后使用的硬软装置主要有:半导体器件、超导器件、光器件、光电器件、生物器件。它们的研究对计算机发展有很大促进。由于上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对资源研究,无疑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技术手段。
计算机
2.计算机软件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及遥感技术的发展,与之配套的软件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集数据库技术,模型技术,图形图像软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软件为一体的综合软件将为资源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领域。不难看出,资源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将从单项资源研究向资源综合研究过渡,区域资源信息系统研究将逐步被全球资源信息系统研究所包含。最终形成以几个大中心连网的世界资源信息网络中心。达到资源数据、信息共享。
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
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主要考虑信息系统所承载的业务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划分为特别重要信息系统、重要信息系统和一般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收集、组织、管理、处理、转换和分析巨大的数据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先进的信息系统甚至能够帮助人类做出最优决策,使得人类只需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工作。信息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系统则是管理这一战略资源的关键手段。没有信息系统,大量的、凌乱的信息将无法被有效收集和整理,从而难以利用。
因此,信息系统的分类不仅基于其承载的业务重要性,还基于其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这种分类有助于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以及在面对可能的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包小可,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oxiaoke.com/article/120761.html